DAY 5 晴時多雲  步行時間:12小時(含休息)

第四天的莒光日其實並不太累,因此大夥睡的少吃的多,體力幾乎全恢復。一早的行程得從2640陡上到3100高,比起上南雙頭山,今日上達芬尖山的路徑,上坡又有效率,走起來亦是不急不徐,過了達芬尖下的一片崩壁,即到了達芬尖山叉路口。達芬尖山舊稱尖山,因為台灣太多以尖山為名,因此取此地附近塔芬、達芬,變成了達芬尖山。


達芬尖山雖號稱三尖之一,但從大部分角度看來,它都像是個突起的小指尖而已,聽說從東部看起來它會特別的尖且狀觀。能身處五岳三尖之一,隊長在這兒完成,我也只差一岳一尖。尖山下山屋早已損壞,聽說也有不少人選擇八大秀加碼一天單攻達芬尖的,事實上可行,因為接下來幾乎在3100左右高度上下,坡度亦不陡。


在叉路口往杜鵑營地前,我們用了午餐,順便曬曬昨天濕掉尚未乾掉的裝備。過了叉路口後,緩上緩上,已可見遙遠的南大水窟山,只可惜好不容易爬山以為是南大水窟山,真正的山頭還在兩個山頭後。南大水窟山雖有個山字三角點,但是因為不是百岳之一,很多人選擇只是路過,事實上這座上的展望和雄偉,不輸其他百岳名山。






大水窟山屋就在這兒可以看到,因為已經變成了草坡路徑,風強勁不止,雖然沒有劇烈的路況變化,不過很多人已經選擇不上大水窟山。大水窟山屋所在地是過去八通關古道的高點,也是台中州和花蓮廳的交界處,這兒仍有不少歷史的遺跡,包括駐在所、界限木椿和鐵絲等。我們跟隨長官輕裝登大水窟山,這兒晴天時是比八通關草原更漂亮的草原景觀,不過聽說起霧和下雨的話,這兒可是個窮極惡地!


大水窟池

大水窟池上方一個很像台灣形狀的水池

登頂大水窟山並沒有展望,不過沿路的景觀可是值回票價。一隻水鹿就站在對面的稜線上對望著我們,大水窟山屋上面的另一水池映照著山景樹景,三顆玉山圓柏更吸引我們的眼光,這兒殺了不少底片。


晚上才是重頭戲上場,七八隻水鹿就在山屋前面徘徊,為的是吸收我們尿液和食物遺留下來的鹽份,我們也迎合水鹿們,在山屋前二十公尺,盡情的留下我們的鹽份。想解決重要大事時,因為它的廁所已損毀,因此五個人一同往廁所附近的草坡旁就地解決,蹲在地上望著滿天星斗,幻想著水鹿在夜空中奔跑,配上廣闊的草原,這個夜晚,是個超級的魔幻夜晚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utono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