縣道184

縣道184 剛開始
像一尾蚯蚓
從日頭落山、語糸又不通的地方
鑽到我們這個庄頭
每每父親載穀包去農會換肥料
就會把我丟到牛車上頭壓重

從那兒望出去
縣道184像一穴老鼠洞
路兩旁的鐵刀木勾來搭去
孵出麻雀、蝴蝶和樹影

從那兒望出去
縣道184像一條蝻蛇
久久才會有一輛摒屎(賓士)牌卡車
滿滿疊著粗大的檜木
轟天轟地從山裏剷出來

重劃過後田埂改轉直角
柏油路舖得密密麻麻
耕田是越來越省力
但是越來越難賺食

縣道184 這時候
像一尾水蛭
趴附我們這個庄頭
越吸越肥、越吸越光鮮

一庄子後生
被它
吸光光


第一次聽到交工樂隊的歌,是在明慧的車上,當時覺得客家歌怎麼會有如此的演唱方式?但聽起來又不會覺得俗氣,當然我不是要批評客家歌曲的調調,只不過在我們既定成俗的接受媒體洗禮,客家歌不就好像是阿婆、阿公在廟前粉裝打扮的唱山歌,看來我真的誤解了。

第二次聽到交工樂隊的歌,又是那麼的不期而遇,晚上一人在宿舍中,上了公視的網站,發現可以有免費的線上影片可以看,直覺的就給它點選了公視的記錄觀點,當然我平常也很喜歡看這個節目,只是總是憑運氣的看。當晚就看到了在幾年前就已播過的「縣道一八四之東」。它的節目介紹是這樣的:

(引述自公視網站)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「縣道184之東」這部影片是台灣第一部抗爭音樂紀錄片,紀錄的對象是交工樂隊。交工樂隊早期因為反美濃水庫而受到重視,2000年,總統陳水扁宣佈任內暫停興建美濃水庫之後,交工樂隊開始關注農民和農村議題,音樂形式也愈趨成熟。
在這部紀錄片裡,鏡頭跟隨著樂手,進入他們的生活,呈現了五個人在舞台背後的面貌。最值得一提的是,這五個樂手組成的團體,堪稱是一個魔幻團隊,製作人鍾永豐在這部片拍攝期間,擔任的工作是高雄縣水利局長,打擊樂手鍾成達的另一個身分是那卡西樂師,貝斯手陳冠宇則是專業錄音師,嗩吶手郭進財,白天上班時間是高雄市立國樂團的首席嗩吶手,靈魂人物林生祥是主唱和作曲人,多年前決定返回故鄉美濃,作一個專業的音樂人和社會運動者。這五個身分各異的音樂高手,要怎麼聚在一起玩音樂?互動的情形如何?這些具有高度故事性的影像,都會呈現在這部紀錄片裡。
這部紀錄片,拍攝了交工樂隊和越南新娘一起創作音樂的過程,還有這個樂團在廢棄的菸樓裡錄音的經過。今年初,交工樂隊受邀到歐洲參加世界音樂節,紀錄小組也隨著交工樂隊,遠赴歐洲的捷克、比利時和法國,拍攝整個巡迴的經過。在片子裡面,觀眾可以看到樂手們在國外的表演,和觀眾的互動,樂評的評價,以及他們在國外發生的趣事......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其實,吸引我的不僅是交工樂隊為了完成一件事情,所作的努力與團隊合作,更吸引我的是,製作人鐘成豐先生,他把對於家鄉的一種情感因素,寫了了一首詩,將它轉化成歌詞,而使的最後的歌曲,不再只是一首客家歌,不再只是一首流行歌曲,而是加入了團隊合作、克難完成、溝通協調、地方關懷和文化的延續因子在內。

喜歡「縣道184之東」中的一個橋段,「當高雄客運的車子,從旗尾駛進美濃的時候,我就會從黑夜裡看到那一排黑色的山,那永遠無法從我生命中除去的,的那一排黑色的山。終於,巴士進了高雄客運的的美濃總站,我終究還是要下車,到…我的家,在美濃的東方,就在縣道184東邊,美濃的未端」,它訴說一個遊子歸鄉時的心情,除了透過縣道184為連絡這些美濃遊子歸鄉的道路外,更點出了只要是美濃的子弟,一定不會忘記美濃的風土特色:「那一排黑色的山」。2/26是客家掃墓的日子,客家人習慣於元宵過後進行掃墓,原因當然不可考,很幸運的,公司也給了我們這一天假,因此我決定開著車,走它那一段「那一排黑色的山」。

查過了地圖,美濃鎮的北邊,主要是由一排旗尾山脈所構成,它隸屬於阿里山山脈的一部分,自六龜延伸到旗山的一個支稜,和另一個支稜構成了一個畚箕的地形,美濃鎮就包括在其中。北部是高雄縣杉林鄉,東面是高雄縣六龜鄉,西面是高雄縣旗山鎮,並且隔著荖農溪,和屏東縣高樹鄉、里港鄉相望。有名稱的最高峰依序是月光山(647m),雙峰山(570m),人頭山(390m),旗尾山(318m)。因為旗尾山是昔日旗山八景之一,想必在此山頂的山祠遠眺旗山、美濃,一定別有滋味,所以特別安排了專程拜訪旗尾山一行。當然又被我發現一座早已經預謀的山,放屁山(112m)也在縣道一八四上,所以當然一定也要去走一遭。

本次造訪,沒有看到任何縣道一八四,縣道一八四已改名為省道二十八,縣道一八四甲已改名高縣道一四○,縣道一八四乙…忘記了。心中除了有點失落外,真的不禁唏噓,交工樂隊因為歷史的使命完成,已於03年拆夥,連它們寄情而寫出的一八四號縣道,也被捲入時代的洪流中,消失殆盡,慶幸的是,本次還是看到不少過去一八四的…歷史。

早上六點四十二分,從台中出發,沿路除了為不經過古坑收費站,而特意的繞路外,餘均於二高上行車,一路順暢到了田寮交流道才8:39,田寮鄉以惡地地形出名,有一外號叫月世界,意指禿禿的地形上,不長一草一木的,像極了月球表面,其實它是過去泥火山噴發的遺跡,近來有人在它上面種了芭藥,還有電視節目去介紹,而且加上過去要到田寮真是交通不便,現在可以就近目賭,當然是要多看幾下囉。

早上九點,遠遠看到一座造形怪異的山頭就在路旁,心想不如先拿它來練練身手好了,一路陡上,看得出來是前輩硬砍上去的道路,其實以山路來說,是好走的了,先在草堆中走了約五分鐘,進入竹林,路徑一反陡上,沿著竹林緩走,二分鐘後,準備上稜線,又是硬幹一場,今天穿著一雙完全沒有功用的球鞋,真是費力,上了稜線後,再往高處走一陣,就到了山頂,山頂上有一圖根點,旁邊有某登山團體的登頂牌,寫著馬頭山(219m),仔細想想,此山遠遠看還真像一匹馬,有馬頭、馬尾,並且有傳說馬頭前有一湖是給馬喝的水,馬尾後有一湖是馬的排泄物,傳說中馬尾的水還真的鹹鹹的,不知是真的還是假的。以下引述上網找到關於馬頭山的資料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 在旗山往阿蓮的路上,有一座馬頭山,聽講在清朝的時代,馬頭山親像一個金元寶,所以又叫做『寶山』,那一定有『寶』囉!
  古早古早,有一個新娘要出嫁,坐在花轎內,半途新娘口渴,拜託扛轎的人若看到水,就停下來給她喝水。他們一直行到馬頭山下,才發現山澗下有水。正當新娘要喝水時,突然間看到水面上浮了幾個字,她詳細的看一下,水面的字是:『雙腳踏黑金,捧水起來喝』。新娘低頭看她腳踏著兩塊黑石頭,沒想到那竟然是黑色的金塊。新娘就歡歡喜喜地將這對黑金帶回夫家去,過著美滿的好日子。
  傳說馬頭山本來是一位白馬神,準備要讓將軍山的元帥騎的戰馬。白馬神時常利用晚上出去走走跳跳,正當稻米要採收時,農夫們發現,整片的稻米全被踩壞了,而且看到許多的馬蹄印。跟著腳印尋找,腳印竟然停在馬頭山的所在。於是人人都相信,是那隻戰馬跑出來偷吃的。
  山腳下的人,靠著挑來的水煮飯、燒水......,放著一排幾十缸的水備用。常常在過夜之後全不見了!大家都覺得奇怪,那麼多水怎麼一下子就不見?他們便在水缸上面放一條紅線。
  隔天,水缸仍是沒水,紅線也消失了。他們分頭四處去找,最後在馬頭山的石壁頂找到。
  從此以後,山下的村民對馬頭山的馬神更加尊敬,也建造了一間馬神廟。
  後來由於地瞉變動和自然風化作用的結果,使得馬頭山的一些石壁就逐漸墜落,現在馬頭山的外型已經不那麼清晰可辨了。
(文:高雄縣國民小學中年級鄉土教材)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續行,約莫10點到了旗尾山的登山口了,旗尾山有三個登山口,而我選擇的是中困難度的路線。其實我還在猶豫不決,因為這座山,有彌猴出沒,早上剛駛進來時就被一群猴子給丟石頭,擔心再三,開了出去快到美濃,又決定回來走,沒想到最後還是功虧一匱。

從登山口一路上,總覺得不太對勁,一直有一種被監視的感覺,一開始約從50m向上,是沿著山腰之字形的向上,約走了十分鐘上到稜線,以為就平順了,沒想到竟是高高低低的數個山頭,垂直落差約有50公尺,上上又下下…累死了人,不過每個山頭上面都可以看到旗山和美濃的景緻,旗山繁華,整個平原都是房子,而美濃卻是規畫整齊,田園一畦一畦的,房子疏疏落落的,美極了。就在要完成最後一個山頭,遠看山頭的旗尾祠就在上面,沒想到…先是看到地上一堆新鮮的猴便(和人的很類似),前方竟有一群猴群擋住了去路………讓時務者為俊傑,我決定落跑………就這樣又一個一個山頭的走回來,快到登山口前,前方又一群猴群,媽啊~~~~嚇死我了,從沒有這樣的,和這麼多的野生動物面對面接觸,這次我沒有去路,只有向前猛衝,故作聲勢…這才使的猴大爺沒能接近我,上了車馬上落跑…以後來這爬山,還是成群結隊的比較好…。不過可惜沒有看到旗尾祠和旗尾山的三角點,只是沿路已經飽覽旗山、美濃的風景,也算是值回票價了。

進入美濃,走在原名縣道一八四的省道28,果然應證了記錄片中所講,只是大白天的,天氣又很好,只看到那一排綠色的山,山山相連,山巒林立,不知是否就是六龜人講的十八羅漢山,因為各山頭間相連,但是落差又相當的大,真有它黃山的樣貌。一八四道首先進入的是中壇,是美濃鎮第二大的群落,看來此地比較受觀光客的歡迎,客家美食板條的店家到處林立,來到這怎麼能放過呢?進了一家店,點了一碗板條,想想我已經約有十多年沒有吃板條了,因為我不喜歡吃又寬又粗的麵條,包括鳥龍麵、麵疙瘩等。其實客家麵和三義金榜差不多,湯頭用豬油、蒜酥,加上一片切片的豬肉,但是在美濃吃起來,格外的美味~~也難怪,我早餐到中午滴水未進,但已經操過兩座山了。


吃完後續行,來到高雄縣道一四○,轉一四○,赫然發現舊有縣道一八四的指標,趕緊給它拍下來,因為縣道一八四是我來這的最主要目的,我希望能夠開在縣道一八四上,兜風,賞景,感受一下鐘永豐是怎麼寫出這詩詞的,看到了一八四的指標,真有給他那種遊子思鄉心切,返鄉來看到“美濃”牌子的那種喜悅的感覺。續行到了東門舊城樓,原來美濃過去是有城樓的,這好像是南部鄉鎮才有,北部已經不復見了。趕緊給它拍拍,這不就也是「冬冬的日記」的拍戲場景嗎?接下來開在美濃鎮的老街中,看到傳統的客家房舍還保有的相當完整,美濃舊市區的老橋,現已經封橋,不讓車輛行駛,美濃鎮公所的新舊面貌…………就這樣,沿著過去的縣道一八四甲,我離開了美濃鎮………

放屁山,是此行第二個重點,當然不能放過,根據地圖顯示,放屁山位於田寮鄉大崗山高球場旁,道路自是好找,只可惜,原來放屁山就是高球場的果嶺,而我,不是會員,想當然而進不了放屁山了。心中想像的登頂照…無法如願。

不過赫然看到路旁有一小徑,並有三角點的噴漆樣…不如就下來走走吧。一路上路跡明顯,像是走在苗栗火炎山的路徑上,只是它的視野良好,二高就在旁邊,寧靜中帶著車水馬龍的聲音,約莫十五分鐘,登頂,原來是新鳥山,三等三角點,視野約270度,很不錯,更難以相信的是它的標高僅僅78m!不過亦是一個展望佳的山頭,若不是午後有霾,要不一定可以看到台南市。

既然來了,不如重溫一下舊夢。我的軍旅生涯中,最難忘的一段,就是在台南新化鎮下基地的時候,難忘那時每週一早上出發,每週四晚上才回營區的行軍生活,那時我們的足跡踏遍了新化、龍崎、關廟、歸仁、阿蓮等地,在烈日中揮汗行走,在下雨中苦悉前進,在森林中偽裝打小蜜峰,在鳳梨田中用刺刀偷鳳梨吃,在步兵排攻山頭時,我們砲組在後方架砲打瞌睡看報紙的生活…

我介紹一下路線,每週一早上從新化知母義出發,沿著南一六一鄉道,走到關廟,當然在路的途中常常會有狀況,例如毒氣、敵突擊、隱蔽掩蔽等…再從關廟走縣道一八二,南一五八鄉道,走到歸仁的沙崙,也是現在高鐵的台南站附近,那時沙崙是走在甘蔗田的道路中,一條路落落長約三四公里看不到盡頭,轉南一六○鄉道,過石安橋到三奶夫人廟,走高9鄉道或高12鄉道進阿蓮鄉市區,第一夜就借住在阿蓮國小內,在走廊上倒頭就睡。第二天早起,走台十九號甲線,經龜洞、南一六○之一鄉道到龜洞橋後,進入假城鎮練習場打城市戰,晚上就在台灣銀行或麥當勞裡面打地舖(當然是假城鎮)。第三天沿著台十九號甲線往北走,在八甲寮、蟻崗山、大尖山打攻山頭戰,然後接南163鄉道,經牛息山,在善德寺午餐後,走到龍崎鄉縣道一八二,晚上宿龍崎國小,第四天再走回程,攻東門大坪山,繞到口碑國小後回營區。記得那時下大雨下到必須涉溪,還有天兵在涉溪時因水深及胸掉了槍枝,全營管制休假漏夜去溪中找尋槍枝的回憶,這也是我後來不喜歡溯溪的原因。

所以我開車開到了過去的行軍路線,登八甲寮山(三等三角點,87m),蟻崗山(圖根點,106m),還有那時架砲遠眺關廟休息站,下雨在那快凍死的山頭(#3山頭,無名子無基點)。然後結束了今天愉快的基點、客鄉、皮皮挫小猴子之旅。


註1:因為下旗尾山有小猴子太急了,結果大腿拉傷…慘
註2:南二高省錢大作戰,省名間收費站南下可走中投上名間交流道,省古坑收費站,可於古坑系統轉78號省道,走台三線到梅山上梅山交流道,省善化放費站,可於善化交流站下,走台一線上八號國道,到新化系統交流道轉二高續行。省田寮收費站,可直接在田寮交流道下,走省道28號到旗山,避免走國道十號到旗山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utono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